4月23日,記者從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了解到,北京市制定并印發了《北京市關于支持信息軟件企業加強人工智能應用服務能力行動方案(2025年)》(下文簡稱“軟8條”),涉及多項資金獎勵政策,最高可獎勵3000萬元。
在當天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召開的2025年一季度“開門紅”工業和信息軟件業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上,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信息化與軟件服務處副處長陳雷表示,“軟8條”中涉及資金的政策主要有算力券、模型“首方案”、軟件智能技改工程、數據券、共享開源項目獎勵和中小企業服務券這6項,均為“達標即享”的政策。
“軟8條”強調,支持MaaS(模型即服務)企業在京集聚發展,通過算力券政策對Maas平臺的算力部署成本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支持,征集發布一批MaaS平臺優秀實踐案例。推動信息軟件企業發展行業模型能力,組織信息軟件企業,聯合行業龍頭用戶和模型企業結成伙伴,合作形成行業模型落地的標桿示范典型案例,并通過“首方案”支持,對解決方案中非硬件部分采購額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獎勵。
“軟8條”還支持通用智能體發展,對已取得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服務上線批號、首次在各類應用商店上架的通用智能體,優先協調算力保障,并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支持。舉辦“創客北京”AI智能體專題賽,推動完善相關標準框架。實施軟件企業智能技改工程,一方面支持軟件企業使用人工智能輔助軟件開發等方式,提升軟件研發效率,另一方面支持企業研制具有人工智能能力的軟件產品,根據可納入支持范圍的投資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獎勵。
“軟8條”同時也提出,提升數據治理能力,推動創建行業數據采集實驗室、智能化標注平臺和數據治理平臺,對首次向社會開放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數據集給予數據券支持,單個企業或機構最高50萬元。加速構建開源生態新體系,建設服務全國的人工智能開源平臺,打造人工智能國際開源社區,吸引人工智能開源組織落地,對符合條件的人工智能共享開源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獎勵。
陳雷表示,該方案也強調要提升面向中小企業的人工智能服務能力,將符合要求的智能化新產品、新服務納入中小企業服務券支持范圍,對中小企業使用相關產品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補貼。加強人工智能應用能力培訓,支持行業協會、信息軟件企業、相關高校等共同開發模塊化課程,組織“首席數據官”培訓、專題研討會等活動,年度培訓1萬人次,培育復合型人才。
陳雷說,目前,“軟8條”的申報細則正在研究完善中,計劃二季度會在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項目資金實施指南(第二批)中公開發布。
來源:北京科技報
撰文:記者 羅中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