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焦科學傳播 弘揚科學精神
APP下載
掃碼下載APP
融媒矩陣
  • 人民號
  • 科普號
  • 北京號
  • 微博號
  • 頭條號
  • 騰訊號
  • 百度號
  • 央視頻號
  • 抖音號
  • 微信號
QR Code
時政微觀察丨逐夢蒼穹 探索不停
金句丨建成科技強國,習近平總書記指明前進方向
《求是》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《朝著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》
【新思想引領新征程】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 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
  • 譜寫科技強國建設的“北京篇章”——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紀實
  • 揭秘“地下東六環”: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“十車道”
  • 爬坡、過坎、拐14個彎!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還“卷”啥?
  • 2027年底北京將全面實現5G規?;瘧?/span>
熱點解讀
2025年4月“科學”流言榜:隔著玻璃曬太陽也能“補鈣”?只吃水煮菜能減肥?
我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,開啟萬物互聯的新時代
“五一”出游要當心,蜱蟲已進入活躍期!被咬千萬別這樣做→
走路時膝蓋突然“軟”一下,可能是這些疾病的信號
  • 養這類寵物的注意了,當心被愛寵傳染導致高燒、肺炎
    2025-04-30 中國疾控中心
  • “從跟跑到領跑”彰顯科技創新強勁實力
    2025-04-30 光明日報
  • 發熱一定要吃退熱藥……是真是假?
    2025-04-30 “健康中國”微信公眾號
  • 同種疫苗應該在同一手臂接種嗎
    2025-04-30 科技日報
視頻
打卡北京城市綠心森林公園,聆聽千年大運河的綠色傳承故事
首都科學講堂 | 戈壁尋龍記
AI創意視頻丨哪吒敖丙悟空都來了!大國重器“變身”神話人物有多酷?
歡迎收看《機器人群俠傳》
坐火車時 記憶中的“哐當”聲怎么消失了?
遇到災害怎么辦,十條法則要記牢
直播
正在直播
【慢直播】最美中軸線鐘鼓樓
2025-01-18 北京廣播電視臺
科技人物
中國航天多個“第一”,都與一個名字緊密相連
從新中國第一枚導彈東風一號,到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,從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,到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,中國航天事業多個“第一”背后,都與一個名字緊密相連,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、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。
2025-03-17 人民日報
課本里的科學家|華羅庚:從雜貨鋪走出的 “人民數學家”
聰明在于學習,天才在于積累。這句鐫刻在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材中的名言,出自中國現代數學的奠基人華羅庚1956年在北京大學的演講。
2025-05-06 北京科協微信公眾號
圖解
抓住黃金期,兒童這樣運動最能躥個子!
被忽視誤解的更年期,無需默默忍受
表現另類的孤獨癥,你真的了解嗎?
QR Code
掃碼分享當前頁面